茯苓在我國歷史悠久,早在《神農本草》中,便將茯苓列為上品,說久服能使人“安魂養神,不饑延年”?!度杖A子草本》說它“補五勞七傷,安胎,暖腰漆,開心益智,止健忘”。歷代醫藥典籍中都有許多應有茯苓的方劑。在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的長壽補益方中,使用率最高的藥物便是茯苓,占78%。
茯苓不僅為醫學家們所稱道,而且還為歷史文學家所賞識。黃庭堅一首詞叫《鷓鴣天》:“湯泛冰瓷一坐春,長松林下結靈根。吉祥老子親拈出,個個教成百歲人……”就是贊美茯苓的。蘇轍亦有《服茯苓賦》等。清代慈禧太后為保健養生,在太醫的推薦下,常令御膳房做“茯苓餅”,并用來賞賜王公大臣,這種茯苓粉和精白面制作的糕點,慈禧很是喜愛,御膳房便越做越精細,進而發展為清王朝末期宮廷名點之一。晉朝著名醫學家陶弘景說茯苓是“通神而斂靈,和魂而煉魄的上品仙藥”。清代賈九如謂茯苓是“假松之真液而生,受松之靈氣而結”之良藥。
中醫認為茯苓入心、脾、肺、腎經,能滲濕利水,健脾安神,且藥性溫和平緩,補而不峻,利而不猛,既能扶正,又能祛邪。
茯苓含有的茯苓多糖抗腫瘤作用非常明顯,它是通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,激活免疫監視系統,來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殺傷腫瘤細胞的。
手術、放療、化療三大傳統“祛瘤”手段,主要是以“祛瘤”為本。雖然可以把腫瘤祛除或者使腫瘤縮小,但它們的副作用使患者飽受身心折磨,絕大多數患者經過三大治療之后,生存時間并沒有得到延長,因為免疫系統受破壞,反而促使腫瘤轉移或復發,真是得不償失。尤其癌癥晚期患者,體內元氣耗損很大,如果再用傷元氣,殺傷力極強的手術和放化療方法,患者身體是承受不起的,所以提高自身免疫力,是防止手術,放化療后腫瘤轉移、復發的關鍵。
生命方程茯苓黃金組合
生命方程的“茯苓黃金組合”(,它獲得的專利技術——從茯苓中提取羧甲基茯苓多糖(簡稱CMP),純度在95%以上,克服了傳統的煎煮方法只保留1%藥效成分的缺點。CMP能夠激活T細胞、NK細胞活性,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分裂、增殖,促進癌細胞凋亡、局限和縮小腫瘤。同時,促使放化療導致的毒素有效地代謝出體外,有效保護肝腎,使患者減輕放化療造成副作用的身心痛苦,防止腫瘤的轉移和復發,提高患者的生存率。
(文章來源:健客網社網)